基督教入" />
基督教入中國,事在民國紀元前一千二百七十四年(西歷638,唐太宗貞觀十二年)。波斯人阿羅本(Olopen)始赍其經(jīng)典來長安。太宗許其建寺,稱為波斯,玄宗因其教本出大秦,改寺名為大秦寺。其教在當(dāng)時,稱為景教。德宗時,寺僧景凈,立《景教流行中國碑》,明末出土,可以考見其事的始末。蒙古時,基督教又行輸入,其徒謂之也里可溫。陳垣亦有考。元時,信奉基督教的,多是蒙古人。所以元亡而復(fù)絕。直到明中葉后,才從海路復(fù)行輸入。近代基督教的輸入,和中國沖突頗多。推其源,實出于政治上的誤解?;浇痰慕塘x,如禁拜天、拜祖宗、拜孔子等,固然和中國的風(fēng)俗是沖突的。然前代的外教,教規(guī)亦何嘗不和中國風(fēng)俗有異同?況近代基督教初輸入時,是并不禁拜天、拜祖宗、拜孔子的。明末相信基督教的,如徐光啟、李之藻輩,并非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人。假使基督教義和中國傳統(tǒng)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實不相容,他們豈肯因崇信科學(xué)之故,把民族國家,一齊犧牲了。當(dāng)時反對西教的,莫如楊光先。試看他所著的《不得已書》。他說他們“不婚不宦,則志不在小”。又說:“其制器精者,其兵械亦精?!庇终f:他們著書立說,謂中國人都是異教的子孫。萬一他們蠢動起來,中國人和他相敵,豈非以子弟敵父兄?又說:“以數(shù)萬里不朝不貢之人,來不稽其所從來,去不究其所從去;行不監(jiān)押,止不關(guān)防。十三省山川形勢,兵馬錢糧,靡不收歸圖籍。百余年后,將有知余言之不得已者?!币蚨鴶嘌裕骸皩幙墒怪袊鵁o好歷法,不可使中國有西洋人?!痹瓉碇袊鴼v代,軍政或者廢弛,至于軍械,則總是在外國之上的。到近代,西人的船堅炮利,中國才自愧弗如。而中國人迷信宗教,是不甚深的。西洋教士堅苦卓絕的精神,又非其所了解。自然要生出疑忌來了。這也是在當(dāng)日情勢之下,所不能免的,原不足以為怪,然攻擊西教士的雖有,而主張優(yōu)容的,亦不在少數(shù)。所以清圣祖初年,雖因光先的攻擊,湯若望等一度獲罪,然教禁旋復(fù)解除??滴跻怀?,教士被任用者不少,于中國文化,裨益實非淺鮮。此亦可見基督教和中國文化,無甚沖突了。教禁之起,實由1704年(康熙四十三年),教皇聽別派教士的話,以不禁中國教徒拜天、拜祖宗、拜孔子為不然,派多羅(Tourmon)到中國來禁止。此非但教義與中國相隔閡,亦且以在中國傳教的教士,而受命于外國的教皇,亦非當(dāng)時中國的見解,所能容許。于是有康熙五十六年重申教禁之事。世宗即位后,遂將教徒一律安置澳門;各省的天主堂,盡行改為公廨了。自此以后,至五口通商后教禁解除之前,基督教在中國,遂變?yōu)槊孛軅鞑サ淖诮?。中國人既不知道它的真相,就把向來秘密教中的事情,附會到基督教身上。什么挖取死人的眼睛咧,聚集教堂中的婦女,本師投以藥餌,使之雉鳴求牡咧,種種離奇怪誕之說,不一而足,都釀成于此時。五口通商以后,(一)中國人既懷戰(zhàn)敗之忿,視外國的傳教,為借兵力脅迫而成。(二)教民又恃教士的干涉詞訟為護符,魚肉鄉(xiāng)里。(三)就是外國教士,也有倚勢妄為,在中國實施其敲詐行為的(見嚴復(fù)譯英人宓克所著《中國教案論》)。于是教案迭起,成為交涉上的大難題了。然自庚子事變以后,中國人悟盲目排外之無益,風(fēng)氣翻然一變,各省遂無甚教案。此亦可見中國人對于異教的寬容了。
相關(guān)影視:我要高清電視劇免費播放電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