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4]度長絜大" />
[4]度長絜大:量量長(短),比比大(?。=e,衡量。
[5]序八州而朝同列:招致八州來歸,而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。
[6]一夫作難:指陳涉起義。作難,起事、發(fā)難。
[7]七廟隳:宗廟毀滅,這里代指政權(quán)滅亡。七廟,天子的宗廟。
[8]攻守之勢異也:攻和守的形勢變了。
項羽本紀(節(jié)選)
西漢?司馬遷
太史公[1]曰:吾聞之周生[2],曰“舜目蓋重瞳子”[3],又聞項羽亦重瞳子。羽豈其苗裔[4]邪?何興之暴也!夫秦失其政,陳涉首難,豪杰蠭起,相與并爭,不可勝數(shù)。[5]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隴畝之中,三年,遂將五諸侯滅秦,分裂天下,而封王侯,政由羽出,號為“霸王”,位雖不終,近古以來未嘗有也。[6]及羽背關(guān)懷楚,放逐義帝而自立,怨王侯叛己,難矣。[7]自矜功伐,奮其私智而不師古,謂霸王之業(yè),欲以力征經(jīng)營天下,五年卒亡其國,身死東城,尚不覺寤而不自責(zé),過矣。[8]乃引“天亡我,非用兵之罪也”,豈不謬哉![9]
【解題】
“本紀”是《史記》的一種體例,是按照年代先后的順序,敘述歷代帝王政績。項羽雖沒有完成帝業(yè),但在秦亡以后漢興以前的過渡階段中,項羽實際上支配當(dāng)時的政局,也代表當(dāng)時的政權(quán),因此司馬遷將項羽的傳記列入“本紀”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