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勞發(fā)熱。柴胡、人參等" />
虛勞發(fā)熱。柴胡、人參等分,每服三錢,姜、棗同水煎服。(《澹寮方》)
濕熱黃疸。柴胡一兩,甘草二錢半,作一劑,以水一碗,白茅根一握,煎至七分,任意時時服,一日盡。(孫尚藥《秘寶方》)
前胡
《別錄》中品
釋名:〔時珍曰〕按孫愐《唐韻》作湔胡,名義未解。
集解:〔《別錄》曰〕前胡二月、八月采根暴干。
〔弘景曰〕近道皆有,生下濕地,出吳興者為勝。根似柴胡而柔軟,為療殆欲同,而《本經(jīng)》上品有柴胡而無此,晚來醫(yī)乃用之。
〔《大明》曰〕越、衢、婺、睦等處者皆好,七、八月采之,外黑里白。
〔頌曰〕今陜西、梁漢、江淮、荊襄州郡及相州、孟州皆有之。春生苗,青白色,似斜蒿。初出時有白茅,長三四寸,味甚香美,又似蕓蒿。七月內(nèi)開白花,與蔥花相類。八月結(jié)實。根青紫色。今鄜延將來者,大與柴胡相似。但柴胡赤色而脆,前胡黃而柔軟,為不同爾。
〔時珍曰〕前胡有數(shù)種,惟以苗高一二尺,色似斜蒿,葉如野菊而細(xì)瘦,嫩時可食,秋月開黲白花,類蛇床子花,其根皮黑肉白,有香氣為真。大抵北地者為勝,故方書稱北前胡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