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友德雖死,但徐" />
傅友德雖死,但徐庶統(tǒng)率的這支兵馬依舊將近三萬七千人,而對面司馬懿與曹仁手中的兵馬聯合起來也不過才六萬左右,雙方的兵力差距并未到判若云泥的地步,魏軍要想全殲這支漢軍也不是輕松的事情。
但徐庶深知武將就是一支隊伍的靈魂,一支隊伍的膽魄,如果沒有主將帶頭沖鋒陷陣,沒有大將壓陣指揮,就如同失去了領頭羊,戰(zhàn)斗力將會大打折扣。
在傅友德死后,無論是徐庶自己,還是副將周昂、鄧盛,都沒有能力扛起這支隊伍,無法成為這支隊伍的靈魂,只有盡快突圍才是最正確的選擇。
“周昂在前開路,我率部居中,鄧盛殿后,全軍奔箕關疾行!”徐庶當機立斷,率部重新調頭北上,晝夜急行,于深夜子時抵達箕關門外。
在曹真、夏侯尚出征之后,這座扼守河東與河內咽喉要道的關卡只剩下一千五百守軍。
游俠出身的徐庶手提佩劍,親冒矢石,指揮著隊伍連夜猛攻,鏖戰(zhàn)大半個夜晚,終于攻克箕關,打開了通往河東的去路。
黎明之時,箕關城頭旌旗招展,漢軍一片歡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