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氣者,經氣" />
真氣者,經氣也,經氣太虛,故曰其來不可逢,此之謂也。
故曰候邪不審,大氣已過,寫之則真氣脫,脫則不復,邪氣復至,而病益蓄。故曰其往不可追,此之謂也。
不可掛以發(fā)者,待邪之至時而發(fā)針寫矣。若先若后者,血氣已盡,其病不可下。故曰知其可取如發(fā)機,不知其取如扣椎。故曰知機道者,不可掛以發(fā),不知機者,扣之不發(fā),此之謂也。
帝曰:補寫奈何?
岐伯曰:此攻邪也。疾出以去盛血,而復其真氣。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處也。推之則前,引之則止,逆而刺之,溫血也,刺出其血,其病立已。
帝曰:善。然真邪以合,波隴不起,候之奈何?
岐伯曰:審捫循三部九候之盛虛而調之。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減者,審其病藏以期之。
不知三部者,陰陽不別,天地不分;地以候地,天以候天,人以候人,調之中府,以定三部。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,雖有大過且至,工不能禁也。
誅罰無過,命曰大惑,反亂大經,真不可復,用實為虛,以邪為真,用針無義,反為氣賊,奪人正氣,以從為為逆,榮衛(wèi)散亂,真氣已失。邪獨內著,絕人長命,予人夭殃,不知三部九候,故不能久長;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,因加相勝,釋邪攻正,絕人長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