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個學派是道" />
第六個學派是道德家或稱道家。這一派人的形而上學和社會思想都“尚無”,“無”也就是“道”,并認為它是人天生的本性,也就是“德”?!暗隆笔恰暗馈痹谌魏问挛飪鹊木唧w化,成為事物內含的能力,如果把它譯成英文,或許譯作“能力”較妥。司馬談把這一派稱為道德家,后來簡稱為道家。在第一章里,我曾指出,道家和道教必須加以區(qū)別。
劉歆和他關于各家緣起的理論
試圖對“百家”進行分類的第二位歷史家是劉歆(約公元前四六年至公元二三年)。他是當時最著名的學者之一。他和他的父親劉向一起,對宮廷所藏圖書進行整理,分類編目。這個附有說明的分類編目名為《七略》。后來,另一位漢代歷史家班固(公元三二至九二年)便用《七略》作為《漢書·藝文志》的基礎。從《藝文志》中可以看出,劉歆把諸子百家分為十類,其中六家同于司馬談所列出的六家。另四家為:縱橫家,這是當時的外交家;以及雜家,這是當時不拘于一家之言的折中派;還有農(nóng)家和小說家。劉歆在結論中說:“諸子十家,其可觀者,九家而已?!币馑际钦f,小說家不如其他九家重要。
在這個分類中,劉歆并沒有比司馬談深入多少,但他系統(tǒng)追溯了各家的起源,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