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行知批評傳統(tǒng)教育是“" />
陶行知批評傳統(tǒng)教育是“讀死書,死讀書,讀書死”,曾引起教育界中持有傳統(tǒng)教育觀點的教育家的反對和圍攻,在當時的《教育雜志》上甚至出了《讀書問題》專號。陶行知一方面勸告青年學生不要“讀死書”,同時又教育青年“不能借口而丟掉書本”。(《通不通》)
陶行知反對傳統(tǒng)教育的“死讀書”,強調(diào)“活讀書”,也就是說在生活實踐和教育實踐中“善于用書”。生活實踐和教育實踐,按陶行知說法就是“做”,他進一步提出了“教學做合一”的教學原理。他在1926年說:“教的法子要根據(jù)學的法子;學的法子要根據(jù)做的法子。教法、學法、做法是應當合一的?!保ā吨袊鴰煼督逃ㄔO論》)
1927年3月15日,陶行知創(chuàng)辦曉莊學校,即把“教學做合一” 定為校訓。11月2日,陶行知在曉莊學校每天早上舉行的“寅會” 上作了題為《教學做合一》的講演,闡述了“教學做合一”的原理。他說:“教學做是一件事,不是三件事。我們要在做上教,在做上學。在做上教的是先生,在做上學的是學生。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:做便是教;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:做便是學。先生拿做來教,乃是真教,學生拿做來學,方是實學。不在做上用工夫,教固不成為教,學也不成為學。從廣義的教育觀看先生與學生并沒有嚴格的區(qū)別?!?又說:“會的教人,不會的跟人學,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(xiàn)象。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。因為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;對己說是學;對人說是教?!保ā督虒W做合一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