屬于那種電影節(jié)肯定會力捧,但真實水準值得商榷的作品(難怪一貫力挺科恩的《2024年8月16日信息精選免費觀看》都愣沒把本片選入年度前十). 1.優(yōu)點明顯,離奇荒謬機緣巧合、“重復與差異”這種科恩的舊母題自不必提,更不用說一首首金曲,最大的驚艷之處在于音畫配合,非常精細妥帖,不僅是在非連續(xù)性剪輯處引入沖擊性強的音響(比如地鐵聲、敲擊聲),甚至通過聲音強度變化,時而抽離時而沉浸,完成了某種對米歇爾希翁所謂“聽點”的潛在操作. 此外,畫面精致(漂亮得不得了),布光調(diào)色極其考究,選擇在2013年用一部膠片電影致敬剛剛隨著柯達崩塌溘然長逝的膠片時代,也算是呼應了本片的懷舊之意. 2.遺憾的是,畫面固然精美,但過去的鏡頭語言基本上全部解體(而且也未能推出新意,估計部分是因為本片不是羅杰迪金斯掌鏡),而且即使是“聽覺語言”上也可以更有創(chuàng)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