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4月考入華北大學(xué)第三部文藝干部訓(xùn)練班,7月隨華北大學(xué)文工隊三隊到天津等地演出,11月調(diào)華北大學(xué)文工隊二團(tuán)(即后來的中央戲劇學(xué)院話劇團(tuán))任演員。
1952年,成為北京人民藝術(shù)劇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演員,先后演出過《武則天》、《霓虹燈下的哨兵》、《左鄰右舍》、《嘩變》等話劇。
1984年,在話劇《紅白喜事》中扮演三叔,獲文化部頒發(fā)的表演一等獎。
1991年,獲中國話劇金獅獎。
1984年,偶然涉足影壇,在獲第五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的《紅衣少女》中扮演女主人公父親,表演準(zhǔn)確,自然。
1985年,受峨嵋電影制片廠之邀,在喜劇片《小巷名流》中飾演賣花圈的司馬二哥,表演自然、質(zhì)樸,很有幽默感和喜劇性,深受好評。
1987年,出演影片《鼓書藝人》,飾方寶森,因在《小巷名流》、《心香》、《闕里人家》的出色演出,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評委會提名,他以純熟的演技和深厚的生活、文化底蘊,塑造出多個鮮明生動的銀幕形象。
1993年,因在電影《闕里人家》中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譚這一人物獲1993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(yōu)秀影片獎的最佳男演員獎。
1995年,在吳天明執(zhí)導(dǎo)的《變臉》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藝人變臉王形象,獲得電影界內(nèi)外的好評?,F(xiàn)為北京人民藝術(shù)劇院演員,中國劇協(xié)會會員。
在幾十年的舞臺實踐中,朱旭塑造了眾多不同個性的人物形象。如《非這樣生活不可》中的休特爾,《明朗的天》中的孫榮,《武則天》中的唐高宗,《慳吝人》中的雅克大師傅,《女店員》中的衛(wèi)默香,《蔡文姬》中的左賢王,《駱駝祥子》中的二強子,《左鄰右舍》中的李振民,《咸亨酒店》中的阿Q,《嘩變》中的魁格,《芭巴拉少?!分械陌驳弥x夫等。 1984年他因在《紅白喜事》中扮演三叔,獲文化部主辦的“現(xiàn)代題材戲曲、話劇、歌劇觀摩演出”配演一等獎,并獲北京市文學(xué)藝術(shù)工作者表彰大會的表彰。
近年來,朱旭活躍于影視界,在電影《變臉》、《洗澡》、《刮痧》等眾多文化意蘊深厚的影片中,都能見到他的身影。朱旭還參加了《末代皇帝》(電視劇)、《似水年華》等大量電視劇的拍攝。他以爐火純青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。